跳到主要內容

連開35張罰單過當嗎?(上)

今天在臉書社團看到有人在討論一則新聞:〈男駕駛國道1舉動 被警「連開35張罰單」 法院撤30張:已過當〉。因為新聞引述的判決理由有點簡略,所以我特別去找了原判決即〈臺中地方法院 110 年度交字第 465 號行政判決〉。

判決的前半部如新聞所述,法院的意見在「五、本院之判斷」以下。

(一)的部分,引述了本案相關法律、命令。

(二)的部分,肯認被告機關即交通部公路總局新竹區監理所檢視民眾提供之影片,認定原告黃男有35個未依規定全程打方向燈(註1)即變換車道的行為,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以下簡稱道交條例)第33條第1項第4款:「汽車行駛於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或設站管制之道路,不遵使用限制、禁止、行車管制及管理事項之管制規則而有下列行為者,處汽車駕駛人新臺幣三千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四、未依規定變換車道。」

(註1)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09條第2項第2款:「汽車駕駛人,應依下列規定使用方向燈:......二、左(右)轉彎時,應先顯示車輛前後之左(右)邊方向燈光;變換車道時,應先顯示欲變換車道方向之燈光,並應顯示至完成轉彎或變換車道之行為。」

(三)的部分,因為比較複雜,所以我會比較詳細說明。

道交條例(110.12.7修正後)第85-1條第2項第1款:「違反本條例之同一行為,依第七條之二逕行舉發後,有下列之情形,得連續舉發一、逕行舉發汽車行車速度超過規定之最高速限或低於規定之最低速度或有違反第三十三條第一項、第二項之情形,其違規地點相距六公里以上違規時間相隔六分鐘以上行駛經過一個路口以上。但其違規地點在隧道內者,不在此限。......」(修正前沒有標明「同一行為」,但解釋上應無不同)

適用道交條例第85-1條第2項第1款的前提是逕行舉發。違反交通規則,如果是當場被警察攔下來開單,依照〈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第10條第2項的分類,叫做當場舉發逕行舉發則是像違規停車或超速被測速照相拍到時,警察或公路主管機關不是當場針對行為人開單,而是針對汽車所有人製單的舉發方式。

至於本案則是另一種舉發方式:民眾檢舉舉發。依據道交條例第7-1條,民眾可以敘明違規事實並檢具違規證據資料,向公路主管或警察機關檢舉違反道交條例之行為。

法院在這部分先是引用了司法院釋字第604號解釋理由書:「立法者固得以法律規定行政機關執法人員得以連續舉發及隨同多次處罰之遏阻作用以達成行政管制之目的,但仍須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之比例原則及法律授權明確性原則。申言之,以連續舉發之方式,對違規事實繼續之違規行為,藉舉發其違規事實之次數,評價及計算其法律上之違規次數,並予以多次處罰,藉多次處罰之遏阻作用,以防制違規事實繼續發生,此種手段有助於目的之達成,對維護交通秩序、確保交通安全之目的而言,在客觀條件之限制下,更有其必要性及實效性。惟每次舉發既然各別構成一次違規行為,則連續舉發之間隔期間是否過密,以致多次處罰是否過當,仍須審酌是否符合憲法上之比例原則。」

接下來,法院論證,基於比例原則的考量,道交條例第85-1條第2項第1款對於依同條例第7-2條逕行舉發的案件有連續舉發的限制,而同條例第7-1條雖然不能直接適用道交條例第85-1條第2項第1款(註2),但基於民眾檢舉舉發跟逕行舉發類似,都是不能當場製單舉發的情形,所以可以類推適用連續舉發的限制

依據連續舉發的限制,法院撤銷了35張罰單中的30張。

法院的邏輯大致如上。看到這裡,讀者們應該可以理解法院做出這樣的判決,也是有他們自己的邏輯:類推適用道交條例第85-1條第2項第1款規定。判決中也提到,〈台北高等行政法院109年度交上字第132號行政判決〉也同此見解。

各位讀者們覺得法院的邏輯有道理嗎?

我覺得沒有道理。

原因在於,法院把連續舉發的限制適用到連續舉發以外的情形。

這邊請容我先離題跳出去談一下行為數與罪數的概念。我國的刑法跟行政罰法在量刑或裁罰時都要考量行為數跟罪數,才能決定最後的刑度。典型的情況,是一行為觸犯一罪名,即照該罪名處斷。如果是一行為觸犯數罪名,叫做想像競合,依據刑法第55條,應從一重處斷。數行為分別觸犯數罪名的話,分別定宣告刑。行政罰上對應的規範則規定在行政罰法第24條至第26條。

典型的連續舉發是在像違規停車的情況,行為人只有一個在禁止停車或臨時停車區域停車的行為,但車輛違規停在該場所的狀態直到行為人再把車輛開走前會一直持續下去。行為雖然只有一個行為,但違停十小時跟違停十分鐘嚴重程度不同,給予同樣的懲罰似乎不太公平。而且如果只針對一個違停的行為加以懲罰,不啻是縱容行為人違停後可以長期放置。

連續舉發就是用時間(現行規定是兩小時)去切割這單一的違規停車行為,加以多次處罰。也就是說,連續舉發是以單一行為為前提。

回到本案。

法院說道交條例第7-1條可以類推適用,所以受到連續舉發的限制規範,但本案行為人多次未依規定全程打方向燈即變換車道,本來就是多個行為,不需要適用連續舉發的規定,自然也不受連續舉發的限制所拘束。所以我認為本案的判決不合理,原處分機關本來就可以開出35張罰單。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地政士法不應該修正嗎?(一)立委們的修正理由

不動產交易實價申報登錄制度自 2011 年 12 月 30 日修正公布平均地權條例、地政士法,以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後,自隔( 2012 )年 8 月 1 日施行至今。今年 1 月 3 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地政士法第 26-1 條修正案,行政院長認為新法內容嚴重減損實價登錄制度的功能,已於 1 月 19 日依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 3 條第 2 項第 3 款移請立法院覆議。 立法院召開臨時會在即,此時回頭檢視一下本次修法修得好不好似乎正是時機。從輿論所反映的民意似乎顯示本次修法的結果背於民心之所向,但這次修法真的修得這麼沒道理嗎 [1] ?其實從地政士法的先前的條文及當前的修正理由來看,先前的規範模式的確有其不盡理想之處。本文將先檢討先前的規範模式,及立委質詢內容中所指出的缺陷,下一篇文章再進一步討論,面對這些缺陷,最好的修正方式就是像本次修正的條文一樣嗎?還是說,有其他種方案能更精確地限定要處罰的對象,使得地政士免於動輒入罪之餘,制度的規範目的又不會受到減損呢? 所有的行政罰背後都有兩種規範:課予人民行政法上義務的義務規範,以及當人民違反該行政法上義務時,施加裁罰的裁罰規範。實價登錄制度分別負擔申報義務的義務人不同,分別規範在平均地權條例、地政士法,以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先前的規範模式依照申報義務人為(土地所有權移轉或設定典權的)權利人/地政士/經營不動產仲介、代銷業務者,而異其裁罰方式,前者先給予其改正期間,後兩者則逕為裁罰(雖然依照新聞上的說法,內政部會先給予義務人陳述意見的機會,如果發現是出於錯誤者,則不予裁罰)。 內政部對上述二元規範模式的說明是,地政士具有專業,應比常人更不應犯錯云云,也就是有比較高的注意義務 [2] 。 相對的,立委們認為現行的規範模式有以下幾點疑義: 一、無正當理由對權利人與地政士為差別待遇 [3] 。 當然內政部認為說,地政士較為專業。但較為專業影響的應該是所附的注意義務,也就是說,過失與否的判斷標準,而非是否即予以處罰。更進一步來說,出於過失的誤報也不是內政部或地方政府所防堵的對象 [4] 。值得一提的是,李鴻源部長被質詢時,其實多次同意立委的此一論點 [5] ,無怪乎江啟臣 [6] 會對覆議感到不滿。 二、現行制度下實際裁罰案件雖然僅占極小比例,惟免罰係出於地方政府的寬容 [7] 。 其

網紅被淨身出戶?從新聞看借名登記

本件是我之前另一篇部落格文章:〈 配偶權案例:臥室遭裝針孔的網紅 〉主角袁女的另案,相關新聞可參見蘋果日報的〈 F奶貴婦網紅慘了!恐淨身出戶 公婆出招討5000萬豪宅勝訴 〉。事實經過,簡單來說,就是袁女郭男於民國(下同)106年結婚,公婆於107年出資購買三重區水岸長堤豪宅,登記於郭男袁女名下。因為袁女向郭男訴請離婚,並於訴訟中透露打算出賣豪宅後另於台北市文山區置產,公婆認為袁女可能擅自出售房地,已無信任關係,遂提起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訴訟,並以起訴狀繕本終止借名登記關係。 本件因其中一方當事人是馬來西亞華僑,所以有國際管轄權及準據法的問題,法院判斷的結果是,台北地方法院有管轄權,且本件準據法為中華民國法律。因非本文重點,其餘不贅。 本件的爭點在於,公婆購買三重房地,之後登記給袁女郭男的行為,究竟成立贈與還是借名登記關係。 借名登記契約雖然不是民法上有規定的有名契約類型,但因為在台灣民間很普遍,所以有在關注新聞的人應該起碼都聽過這個字眼。 「所謂借名登記契約,乃當事人約定,借名人經出名人同意,而就屬於一方現在或將來之財產,以出名人之名義,登記為所有人或其他權利人之契約。」借名登記契約的類型特徵,也就是其主給付義務,就是出名人一方容認借名人將其財產登記在自己名下。除了類型特徵外,實際的案件中,另外會有一些典型的特徵。譬如,因為出名人只有出名而已,財產本身仍然是由借名人來使用收益,所以另外的特徵是財產是借名人在使用的;同理,財產的稅賦及管理維持上的成本費用,通常也是借名人自行負擔。 要證明雙方間是借名登記,而非贈與關係,最明確的就是從類型特徵下手,譬如雙方有約定借名登記之書面。其次由其他的特徵來做判斷,譬如借名人實際使用財產,或負擔財產稅賦及成本費用。 此外,因為通常是為了迂迴達成某種目的才會成立借名登記,所以背後的目的也是判斷的重要素材。 法院判斷 本件法院認為成立的是借名登記關係,理由有三: 一、袁女向澳洲法院提出的書狀上載明:公婆曾購買一間不動產,門牌號碼為......,價值約為......元。該不動產登記在郭男及袁女名下。 法院認為,袁女的書狀不是說「贈與」,而是說「購買」、「登記在......名下」,這符合借名登記的特徵。 二、房地全部由公婆出資。袁女曾經支付過訂金,但已經公婆償還。法院認為,這也符合借名登記的特徵。 三、目的方面,公婆主張,買房本意是要出租

讀書筆記:《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一)

本書的目的,簡單來說,就是要回答為什麼有些國家富裕、有些國家貧困的問題。經濟學,尤其是發展經濟學,歷來對這個問題給出過許多答案,諸如地理、氣候、文化、無知等等,本書的作者認為最關鍵的因素在於 「 制度 」 。 經濟學的通說認為,自由競爭的市場可以讓社會上的資源達到最有效率的配置,進而使得經濟得到最好的發展,可惜市場往往出現失靈的現象,政府的角色就是要矯正這些失靈之處。上述的無知說就是認為,經濟表現差勁的國家領導人,出於無知,面對市場失靈的現象,不知道應該或如何加以調整。所以,對於那些國家,經濟學家所能開給他們的藥方就是找出有哪些市場失靈的情形,並對症下藥。但本書的作者認為,上述的意見固然看見的市場失靈的現象,但卻沒看到市場失靈現象的成因,所以對於他們所提供的解方太過於樂觀。 市場失靈現象的成因往往是主政者自己有意圖地搞出來的。主政者可能為了犒賞支持者,所以行獨占制,以專賣權犒賞支持者;或者懼怕技術改進以後,勞工失業,造成社會不安定,所以禁止新技術的推展;或者為了不讓政敵發展起來,有意地不去推廣教育,不去提供公共建設,影響區域的發展。舉例而言,俄國在沙皇時代採行農奴制度,貴族們都是大地主,他們統治階層的利益取決於土地出產的價值。當工業革命的浪潮席捲到聖彼得堡時,沙皇居然因為工業化的結果會損及貴族的利益,所以不准引進蒸汽機! 本書作者將自由競爭的市場稱為 「 廣納性經濟制度 」,相對的,採行奴隸制度、農奴制度、勞工沒有選擇工作的自由(書中的例子,像是西班牙在南美採行的封賜制度,或者其後續在瓜地馬拉等地演變成的工作簿及遊民法等),不保障財產權,或者行獨占制的體制為「 榨取性經濟制度 」。從前一段的敘述,我們可以知道一個國家的經濟制度是廣納還是榨取,並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受到那個國家的政治制度(也就是一群人決定公共事務的方式)的影響。同樣地,政治制度也分為廣納性與榨取性,前者最典型的代表自然是西歐、美國等地的民主制度,但廣納性政治制度無法與民主劃上等號,舉例來說,光榮革命以後的英國,就有選舉權的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來說,以今日的標準絕對算不上民主國家,但因為有人民向國會請願的制度以及法治的傳統,所以在「黑面法案」事件中,有錢有勢的貴族依樣無法對平民為所欲為;反例則是南美的哥倫比亞,該國有悠久的民主選舉的歷史,但直到 1974 年,該國的兩個傳統政黨都還協議輪流執